一、宋徽宗《聽琴圖》(圖1-1)

    圖1-1宋徽宗《聽琴圖》兩宋時期,盡管階級矛盾、民族矛盾表現得非常尖銳激烈,并且又經過大規模的戰爭破壞,但卻未能阻止社會的進步,農業、手工業和商業比起唐代來,仍有很大的發展。在此基礎之上,宋代文化藝術也走向了新的繁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二、元代邊魯《花鳥》(圖1-2)

    圖1-2邊魯《花鳥》元代以花鳥、竹石、梅蘭為題材的繪畫,隨著文人畫的發展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。但以唐代邊鸞、宋代黃筌、徐熙為規范的宋代院體花鳥畫尚未中斷。元代以擅畫花鳥而著名的畫家有錢選、陳琳、王淵等,他們在繼承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三、張路《山行落帽》(圖1-3)

    圖1-3張路《山行落帽》明代院畫風格主要來源于兩宋院體,明代山水畫也大多數效仿李唐、劉松年、馬遠、夏圭。他們師法古人,又有自己的面貌,形成明代院畫的特有風格。明與宋兩代的區別所在,主要是宋代院體下筆凝重穩健,比較謹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一、王原祁、唐岱和王昱

    王原祁字茂京,號麓臺,生于1642年,卒于1715年。他早期秉承家學,與祖父王時敏畫風相近,在臨摹前人畫跡時,也多循古人規范,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。他中期筆墨秀潤,既傳達出各家特點,又有自己的風格。王原祁晚期作品筆墨越趨蒼勁,并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二、袁江、袁耀和袁雪

    袁江字文濤,約生于1671年,卒于1746年。他擅長山水樓閣,早年師法仇英,繼承青綠山水傳統。他將雄偉壯闊的山色與富麗堂皇的樓閣,很好地融為一體,既精細入微,又氣勢磅礴,有力地提高了“界畫”的表現能力。袁耀字昭道,袁江之子。約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一、文征明書名款

    明代文征明生于1470年,卒于1559年。他初名壁,后以字行。文征明書法造詣深厚,臨學精博,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各體兼工,小楷尤其精整。他師承晉唐各家,主要學習鐘繇、王羲之、王獻之、虞世南、褚遂良、歐陽詢,法度嚴謹,筆鋒挺秀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二、吳昌碩書名款

    活動于清末民初的吳昌碩生于1844年,卒于1927年。他原名俊,字昌碩,后以字行。吳昌碩楷書始學顏真卿,繼學鐘繇,隸書學漢石刻,行書初學王鐸,后融歐陽詢、米芾筆法,篆書臨摹石鼓文,并參以西周金文及秦代諸石刻。所作書法凝煉遒勁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三、吳湖帆書名款

    近代著名畫家吳湖帆生于1894年,卒于1968年。他名倩,本名萬,字湖帆,后以字行,號倩菴,別署醜簃、燕翼,齋名梅景書屋。若想利用吳湖帆所書名款來鑒別繪畫作品的年代與真偽,可從三個方面去考慮:1.書體吳湖帆在四十歲左右學習宋代徽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一、張大千書畫印

    我國近代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,不僅精繪畫,擅書法,并工篆刻。只因為畫名所掩,致使多數人不知他在篆刻方面同樣有很深的造詣。張大千篆刻作品以早年居多,中年次之,晚年則偶爾奏刀。從他早年所治印章來分析,證明他對周秦古璽、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
二、齊白石書畫印

    據有關材料記載,齊白石在三十多歲時涉足篆刻,但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。據筆者研究得知,他大約從二十歲左右就曾學治印,走的是明代文彭、何震之路,這一點已從他二十多歲的繪畫作品中得到證實。齊白石三十多歲開始學清代丁敬、......查看詳細>>

標簽:文物鑒賞
科普知識
有在线黄片视频|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|日韩A片精品视频大全|外国一级免费大毛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