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況綜說
詩,文而音者也。唐興尚文,衣冠兼化,無慮不可勝計。擅美于詩,當復千家。歲月苒苒,遷逝淪落,亦且多矣?!虚g大體三變,故章句有焦心之人,聲律至穿楊之妙,于法而能備,于言無所假。及其逸度高標,余波遺韻,臨高能賦,閑暇微吟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詩人詩作眾多
由建安至六朝,(詩)莫盛于唐。三百年間,作者眾多,傳于今尚百家,而言詩者必以李、杜為宗,豈非專于所長乃能名家耶?(李洪《蕓庵類稿》卷六《橛株集序》)《溫公詩話》云:“唐之中葉,文章特盛,其姓名湮沒不傳于世者甚眾。如河中府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體制齊備
有唐三百年,詩眾體備矣,故有往體、近體、長短篇、五七言律句、絕句等制,莫不興于始,成于中,流于變,而陊之于終。至于聲律、興象、文詞、理致,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。(高棅《唐詩品匯總敘》)稽自詩學,迨《三百篇》而外,流為楚詞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風格多樣
唐以詩鳴者,何止數百人。獨杜子美上薄風騷,盡得古今體勢。其它旁門異派,如沈、宋、韓、柳、賀、白、韋應物、劉禹錫、李商隱、杜牧、張籍、盧仝、韓偓、溫庭筠之流,其精深、雄健、閑談、放逸、綺麗、軟美、變怪,各自為家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風會普及
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之名,多以詩章相酬答。會予譴椽江陵,樂天猶在翰林,寄予百韻律詩及雜體前后數十章。是后各佐江、通,復相酬寄。巴、蜀、江、楚間,洎長安中少年,遞相仿效,競作新詞,自謂為元和詩。而樂天《秦中吟》、《賀雨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六義詩教
詩家者流,厥情非一:失志之人其辭苦,得志之人其辭逸,樂天之人其辭達,覯閔之人其辭怒。如孟東野之清苦,薛許昌之英逸,白樂天之明達,羅江東之憤怒,此皆與時消息,不失其正者也。(范仲淹《范文正公集》卷六《唐異詩序》)杜工部詩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情性才調
唐人鮮不能詩,雖體格或不同,而各能成其材。是無他,不強所短而揠焉,不棄所長而畫焉,因其性而加之習,茲所以名家也歟!(周必大《文忠集》卷五二《劉彥純和陶詩后序》)詩無不本于性情,自詩之體隨代變更,由是性情或隱或見,若存若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氣象風骨
唐人與本朝人詩,未論工拙,直是氣象不同。(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評》)唐人作詩,正以風調高古為主,雖意遠語疏,皆為佳作。后人有切近的當、氣格凡下者,終使人可憎。(李《李希聲詩話》)或問余唐宋詩人之別?余答之曰:唐人詩純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意興神味
唐文人皆能詩,柳尤高,韓尚非本色。迨本朝則文人多,詩人少。三百年間,雖人各有集,集各有詩,詩各自為體;或尚理致,或負材力,或逞辨博。少者千篇,多至萬首。要皆經義策論之有韻者爾,非詩也。(劉克莊《竹溪詩序》)夫詩有別材,非關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律呂聲韻
凡樂,達天地之和,而與人之氣相接,故其疾徐奮動可以感于心,歡欣惻愴可以察于聲?!瓭h之蘇、李,魏之曹、劉,得其正始;宋齊而下,得其浮淫流佚。唐之時,子昂、李、杜、沈、宋、王維之徒,或得其淳古澹泊之聲,或得其舒和高暢之節...查看詳細 >>
標簽:唐詩論評類編歷 史
- 近現代音樂
- 鄭觀應年譜
- 南昌縣大事
- 北宋文學家
- 世界紀念日
- 韋卓民年譜
- 鄭板橋年譜
- 陳三立年譜
- 繆鉞編年事
- 沈曾植年譜
- 姜宸英年譜
- 李鴻藻年譜
- 盛宣懷年譜
- 徐愚齋年譜
- 潘漠華年譜
- 劉師培年譜
- 百年明史論著
- 天津資料點校
- 中國社會團體
- 元人文集篇目
- 銀川百年大事
- 歷史人物生卒
- 全明分省分縣
- 古今中衛大事
- 延安古今大事
- 中國現代社團
- 世界蝴蝶分類
- 中國古典詩歌
- 中國歷史大事
- 四川地震紀錄
- 唐詩論評類編
- 中國民族史料
- 清代禁毀書目
- 中國戲曲通鑒
- 浙江文史資料
- 揚州八怪書畫
- 粵東植物名錄
- 魏晉儒學編年
- 宋季丞相年譜
- 玉田古今名人
- 曹寅評傳年譜
- 嚴耕望編年事
- 文史哲工具書
- 古籍珍稀版本
- 中國古籍版本
- 回中西歷歷譜
- 東川府編年史
- 邯鄲地區民俗
- 中國冶金企事業
- 哈爾濱歷史